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专家看法:规则不可漠视

作者: 时间:2005年3月29日 阅读:2697次

无论从防范危机出现,还是从解决危机的角度来看,企业家都必须保持对规则足够的“敬畏感”。 这次的创维事件,一方面让我们内地看到了香港警方的办案速度和证券市场的默契配合,在监管能力和措施反应上,香港确是我们内地的表率;另一方面,作为民营经济代表的创维集团,虽然创建在香港,但它的内地化特征却十分明显:在内地长大,在内地创业,在内地发家。所以这次遇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带上了更多的时代特点。许多成功企业的背后都往往有个性鲜明、敢作敢为的掌舵人,在过去20余年里,他们“凭借冒险精神、洞察力、想像力、坚忍不拔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带领企业披荆斩棘。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家良好的政策支持,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他们的一些“创新”、“擦边球”和“闯红灯”,甚至来自于一些对市场规则的漠视和违背而“淘金”的结果。 但是作为世界最廉正的地区之一,香港的依法治市,是内地市场暂时还不能比拟的。它健全的法规制度,良好的执法水平和执法环境,使得处罚能够真正落实到违规者个人,可以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基于区域文化对人和企业的约束性,很多企业家到了香港,基本可以做到自我约束,不敢逾雷池一步。但在内地养成的一些惯性,好像也能一下子消除殆尽。在内地,一些企业遇到危机时,总是可能通过规则之外的其他手段,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很多地方政府,考虑到企业给本地带来的经济拉动和就业支持,很多时候也不至于和企业闹翻。然而,这种无拘无束和漠视规则,到了法律健全的社会,很多企业就会出现“常在河边走,早晚会湿鞋”的后果。 当年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案,直接原因也是在2002年5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其后套现上海房地产项目。当时共有6家银行分支机构陷入对周下属的多达100亿的贷款资金链里。可是搞房地产的,没有不从银行贷款的。如果都不贷,银行会哭着喊着找上门求你贷。关键这里面的交易是否符合规则,因为其结果关系到能否保障交易双方和公众利益。周的故事到现在还缺少权威解释,但一般可以梳理为:周用计在上海获得大量项目,然后抵押贷款,用贷款收购上市公司,然后由上市公司购买这些项目资产,在沪港两地之间大钱流出流入。结果是,对规则的漠视,让周一夜之间沦为囚徒,让人唏嘘不已。 所以,无论从防范危机出现,还是从解决危机的角度来看,企业家都必须保持对规则足够的“敬畏感”。对企业家来说,这种敬畏意味着要在内心深处时刻提醒自己,重视规则,不要试图越雷池半步;要对规则进行潜心细致的研究,必要时采取“寻租”、“避租”或者“护租”的形式,力争在规则的型构和演化过程中博弈而取得有利地位;同时,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还要深刻认识到,市场规则的趋向透明,也将大大削弱民营企业的“本地化”经营优势,降低外资企业的非经营风险,使得市场竞争迅速加剧,等等。 当然,对规则的“敬畏感”,不但包括要从心底里接纳一些监管条例,还应包括那些目前被普遍认为不合理的规则。在特殊时候,企业家的“委曲求全”,也是一种策略。今年7月,因涉及股票内幕交易,闻名全美的“家政女皇”玛莎·斯图尔特被判5个月监禁。她虽到处辩解,最终却放弃上诉,以尽快结束这个危机对整个公司的不良影响。同时,她还请求董事会让她继续留在公司,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一员”。 对政府和其他监管机构而言,对规则的敬畏,意味着要时刻保持规则的效率、简洁公平与透明,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同时还应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适时做出调整。这里面有香港交易所应该吸取的教训,近年来争抢民营企业资源,过于重视数量,为吸引内地民营企业在港上市,自降门槛,和中国证监会玩“曲线救国”,最终还是明白没有监管的后果,无异于自欺欺人,对一个世界性金融中心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来自任何一个区域的投资者,都必须遵守同一法例,这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地方。 当然,纵观世界,出问题的企业到处都有,很多企业在面临危机时,也能跨越危机。美国的“世通”和“安然”事件之后,自身通过调整而不是涅?加强了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虽然有些措施现在看来难免“矫枉过正”,但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了明显改观。否则,一根稻草是可以砸穿一条船的(Aricestrawdestroysaboat)。对规则的事后分析可以入情入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是灯红酒绿,是珠宝美钞,是儿女情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了。(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经济学博士,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调查与研究课题首席专家)